家庭关系是一场金刚钻也揽不起的瓷器活

家庭关系是一场金刚钻也揽不起的瓷器活
---------正德心理学习感悟暨自省之路 
 
 
 
身为一个为人女、为人媳、为人妻亦为人母的已婚女性,我的人生就像是被做好了攻略的旅行,每天按部就班地行进着。但是,我却时常感觉自己的境地尴尬又难言。羡慕那些气场强大叱咤风云的职场女性,也羡慕那些性格温婉平和无争的家庭主妇,更羡慕那些生来未必优越却那般懂得修饰疼爱自己的精致女人,而我,不属于这其中任何一类。
 
朋友戏谑我是女汉子,说我不施粉黛是环保节能,大大咧咧是豪爽潇洒,说与我交往不用设防,因为我是个好人。这话听得我既开心又隐隐心酸。开心的是我树立了“好人”形象,这让我得到一种自我肯定,仿佛说明我做人还不算是失败的。心酸的却是,他们只看到了我的表面,却不知我潇洒坚强的背后隐藏着一颗压抑而敏感的心。感觉自己很像谢尔.希尔佛斯坦《失落的一角》绘本里那个不断去寻找缺失一角的圆,心中充满着缺失感,内心很想寻找快乐,做个真正通透豁达的人,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又感觉无能为力。就这样,在自我矛盾和莫名纠结中,日复一日,以自己并不喜欢却又无力改变的样子活着。而这种噬心的痛苦,主要是来自我的家庭关系。
 
和大多数成年男女一样,我和老公也是从你情我愿的恋爱走进婚姻的。婚前,也许是激情使然,也许是因为尚未染指婚姻的柴米油盐和鸡零狗碎,我们之间还算亲密有加,并未呈现太多矛盾。但是从结婚到现在,我们的夫妻关系却是时好时坏的状态。  
 
我老公是个比较有主见的人,要想维系我们之间不争不吵,大多数时候我就得隐忍着什么都听他的,从而制造出表面的和谐。可是,天知道我压根也不是个天性恭顺的人,“温柔”这个词貌似从我结婚以来极少出现在我的词典中,老公的强势也无形中激发了我吃软不吃硬的倔犟。如此日积月累,我就有了强烈的压抑感,心里很想摆脱这种受控的局面。随着孩子出生后,所有与孩子有关的大大小小的繁琐事更变成了破坏我们关系的导火索,彼此之间发生分歧的频次也越来越多。
 
渐渐的,我甚至对这段婚姻和感情失去信心,陷入很深的痛苦中,经常在鸡飞狗跳的争吵折腾之后,深深的疲惫感会让我想到离婚,想到离家出走。
 
直到有次,和老公因为孩子教育问题再次冲突升级。那天,儿子到了晚上九点还没写完作业,他爸爸检查作业时发现字迹潦草,于是发出最后通牒,只给最后一次机会否则罚抄。儿子反驳不想被罚抄,而且很委屈地掉起眼泪。他爸爸更生气了,开始喋喋不休地厉声训斥起来。我在边上实在看不下去就过去指责他管教的方式太过分,他就立马转移剑锋指向我,于是无可避免地又是一场争吵。他说我太溺爱孩子了,对孩子要求不严格,没有帮孩子养成好习惯,我便指责他下班后不管孩子只顾自己看手机……争吵越来越激烈,牵扯上的鸡毛蒜皮的问题越来越多……
 
后来在我的愤怒吆喝下,老公摔门进了卧室,儿子则委屈地跟我哭诉爸爸的各种不是……那一刻,我感觉这个家里简直是一地鸡毛,心里奔腾着数只草泥马,却无从缓释无从发泄。
 
机缘巧合,隔天和一个朋友见面,她正在学习心理学,就用学到的知识开解安慰我。和素日不同的聊天风格,让我感觉就像懵懂的孩子被点化,对心理学的兴趣一下子就上心了。印象最深的是她当时跟我说的一句话:学习心理学真的可以改变人。
 
彼时的我,听到这话就像在茫然大漠中突然看到了一片绿洲,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既然学心理学可以改变人,那我就去学,然后用来改变我那脾气暴躁不省心的老公和调皮捣蛋不听话的孩子!
 
于是,怀着莫大的期望,我也随她加入了青岛正德心理学习,在资深心理咨询师王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心理学的学习。
 
学习的过程不是想象中的枯燥,没有照章宣科的套路,而是摒弃书本,以实例生动演绎。老师也不是想象中的那般刻板,而是幽默睿智又接地气,授课过程充满着趣味性和互动性。总之,每次上课都能让我暂时抛开身后的烦恼,感觉内心有了一片光。
 
 
 
只是,我过于急切地想要通过心理学学习来改变我的老公和孩子,期望学习后立马处理好跟老公长久以来糟糕的相处模式,也期望孩子能够变听话、爱学习,同时也期望自己能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然而,这些期望并没能在我学习后就立竿见影得以实现,我的家庭关系还是时好时坏。我努力想把学到的心理学知识灌输给老公,甚至试图动员他也加入学习,但是他却嗤之以鼻:“你若是不按我说的去做,学什么心理学也没用!”儿子也照样不爱学习不听话,家庭氛围还是经常会剑拨弩张。
 
这让我再一次陷入了深深的挫败感中,甚至产生自我质疑:去学心理学是不是盲目了?值不值得花钱费心耗时间?
 
万幸的是,我没有半途而废。
 
朋友知道我的困惑后,让我先学会放平心态,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不要急于求成。她说自己也经历过类似的状态,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徘徊甚至反复,但是要学会看到自己的进步,并跟随老师的授课和引导去学习。正德心理的王老师也给予了我很大的肯定,告诉我敢于来面对问题就已经是好的开始。
 
 
 
随着心理课程的继续学习,就像在地下迷宫里看到久违的光亮,我渐渐明白,所谓的“学习心理学真的可以改变人”这句话是真的,但绝非像我之前断章取义理解的“改变他人”,而是通过改变自己对人对事对问题的认知,来进行自我的内在精神救赎和外在行为改变,通过自己的认知改变来调动行为改变。久而久之,身边人自然能够感受到这变化,从而潜移默化地被影响。事实上,即便是作为心理咨询师,也不是通过直接改变咨询者的行为来解决问题,而是通过心理疏导和疗愈,改变咨询者对自身所经历所面对的人和事的认知,从而解决心理问题。确切地说,学习心理学的最根本的意义就是教会人自我批评、自我接纳、自我发掘、自我疗愈。
 
于是,我开始静下心来深层思考我的家庭关系问题,同时也开始自我审视,我要先改变自己。
 
自我改变的第一步,是要重新审视和评估自己之前所有的行为,包括为人处事的性格、对家庭关系的认知以及面对矛盾和问题所做的习惯性应对方式等等。
 
于是我开始回忆过去的人生经历,发现绝大多数时候我总认为什么事我做的都是对的。尤其在婚姻生活中,老公不接受我的想法,我就会感觉他不爱我,于是就一次次用逆反抵触的行为跟他唱反调,其实我是潜意识里一次次地验证他是否爱我。他如果哄我或者主动跟我和好,我便会窃喜且高傲地原谅他;他要是不理我,我便会恨他,并对婚姻产生绝望感。而在孩子身上,我又何尝不是强势,他听我话的时候,我就沾沾自喜觉得都是我教育得好;他不听我话的时候,我就通过训责让他听我的,从而觉得自己作为母亲这个角色是比父亲有价值的。
 
随着心理咨询课程的持续深入学习,加上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针对我的问题所作出的分析,我开始意识到,我们的家庭关系问题,有很大一部分也是我的问题。其实是我潜意识里在与儿子争“宠爱”、在与老公争“权威”,其中,也有我小时候的经历所带来的影响。
 
例如,我想让老公也去学习心理学,看似是好意,但潜意识里我是用“你需要学习”来抱怨和指责他教育儿子的方式不对;而吵架后他关门进卧室或者我关门不理他,彼此都采取独处的方式,试图以拉开距离来缓解矛盾,或者换取安宁。但是,这样也就是关闭了正面沟通的渠道,不满的情绪看似过几天就消散了,实际上是被压抑到了彼此的心里。于是我更加千方百计找途径去完成对他的指责,但哪怕我传递的内容是没有问题的,我的语气和状态却让他感受到了自己被挑剔被指责,所以他也就变本加厉通过对我加以指责来维护他的自尊,那是他的本能自我防御。
 
后来跟随王老师学完精神分析,针对自己的痛苦根源,我还领悟到一个问题就是,每次我们争吵的结果,基本都是彼此逃离、开启冷战。而每当那个时候,我心底的落寞就像一块巨大的黑布笼罩住我,而这窒息而无助的感觉像极了小时候被妈妈打骂后却没有人来安慰我。无论幼时还是现在,身边最亲密的人对我不管不问的冷暴力,都让我产生强烈的被抛弃感,一度让我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被爱过,甚至存在都是多余。
 
美国正面管教体系创始人、心理学家简.尼尔森说过:孩童时期两大需求,一是归属感,二是觉得自己有重要意义。当这两种需求没有被满足时,就会影响到成年以后的感受。
 
我想我已经找到我这种痛苦的根源了。
 
以往每次和老公吵架过后,我都会扮演那个最受伤的一方,我期待有人来安慰我,如果没被安慰,我就会感觉异常痛苦。原来,我是将自己童年的阴影以强迫性重复的模式套用进了婚姻中。总是将自己置于受害者角度,然后给自己发泄悲愤情绪制造了看似公道的理由。我已经是受害者,我都那么痛苦了,难道我发脾气我指责你不应该吗?难道被安慰被心疼一下过分吗?
 
原来,我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但这个世界好像并不怎么美好。而明知不美好,却不愿意深究原因,也不愿自我批判自我否定。就像在一个半封闭的房间里,时而阴冷得刺骨,时而又能感觉到一些温热,却一直没有勇气去寻找接受阳光抚触的出口。
 
曾经灌顶有醍醐,而今通透是精分。当我发现自己的潜意识竟然隐藏着这样一种模式,我好像已经找到了处理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的钥匙了!
 
于是,我开始发愿不再按照以往的模式过我以后的日子。因为,把原生家庭问题当作不敢面对、不愿改变的借口,耽误的可能就是自己一生的幸福和快乐。幼时在原生家庭中所经历的一切,我没有责任。但是,从现在开始,我所做的每一个选择,都要自己负责。
 
我更深刻认知到的是,我已为人母,我的现在就是我孩子的原生家庭!我必须给孩子重新创造一种正向的家庭文化。我承受过的错误和痛苦,不能再延续到我的孩子身上!
 
人真是奇怪的动物,一旦真的从意识上把对外界的需求变成对内在的需求时,看待事情的心境都会慢慢转变。当老公再对着犯错的儿子加以指责批评时,我的胸口不会再蹭一下燃起烈火,而是心平气和地去委婉化解,给老公以正面理解,给孩子以平缓引导。我久违的“温柔”在外流浪数年以后,重新附体。而老公在家里指责孩子的语气也渐渐有所缓和,因为昔日针锋相对陪他争吵的那个妻子貌似更新重装了系统。伸手都不打笑脸人,利刃又怎么能忍心刺向温柔的棉花糖。
 
人生那么短,成为亲人的缘分那么珍贵。家庭关系是一场金刚钻也揽不起的瓷器活,最好的保护方式不是你敲我打,而是以细雕轻刻让它更美好。敢于正视已有的瑕疵,也敢于摈除自身的问题,才能让亲密关系变得浑然天成。
 
当然,这所有一切领悟和改变,并不是我天生慧根突然显灵,而是在正德心理学习所带来的。
 
如果你正经历着如我之前一样的痛苦纠葛,如果你想要提升和改变,如果你看了我的文章也对心理学产生兴趣,请接受我作为受益者真诚的邀请:来正德心理跟我做同学吧!
 
资深专业心理咨询师带你寻回不一样的自我,重启人生幸福之门!
客服中心
×

鲁公网安备 37020202000797号